研究表明,在10m/s到30m/s的流量下,擋板分離器的分離效率可以接近100%。因此,如果存在較大的速度波動,擋板分離器更適合蒸汽系統(tǒng)。此外,如果選擇較小的管道,濕蒸汽的速度可能超過30m/s。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之一是增加汽水分離器的直徑和分離器上游管道的直徑,以減少進入汽水分離器的蒸汽流量。
雖然有許多分離器的設計,但它們的目的是去除蒸汽中懸浮的水,這些水不能通過排水閥排出。蒸汽系統(tǒng)中常用的分離器有三種。
吸附式吸附分離器內的蒸汽通道上有障礙物,通常為金屬網墊。當懸浮的水滴遇到它時,它們會被吸附。當水滴較大到一定程度時,由于重力作用,它們會落到分離器底部。蒸汽旋轉和吸附相結合也很常見。由于這兩種方法的結合,將提高整個分離效率。
擋板分離器、蒸汽旋轉分離器和吸附分離器的主要區(qū)別在于,擋板分離器可以在大流量范圍內保持較高的分離效率,而蒸汽旋轉分離器和吸附分離器的分離效率只有在蒸汽速度小于13m/s時才能達到98%,否則效率會很低。當蒸汽速度為25m/s時,分離效率僅為50%左右。
擋板式擋板或折板分離器由許多擋板組成。流體多次改變分離器中的流動方向。由于懸浮水滴的質量和慣性較大,當擋板的流向發(fā)生變化時,干蒸汽可以繞過擋板繼續(xù)向前移動,水滴將積聚在擋板上。汽水分離器的流動面積大,降低了水滴的動能,大部分水滴會凝結,終落到分離器底部,通過疏水閥排出。
蒸汽旋轉或離心分離器中使用一系列翅片,以產生高速旋風分離器,并旋轉分離器中高速流動的蒸汽。